10月15日悉,当地时间10月11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称,韩国在10月3日、9日和10日使用无人机渗透至朝鲜平壤上空,散发了无数反朝宣传单。韩国不仅在边境地区散发反朝宣传单,还使用可用于军事手段攻击的无人机渗透至朝鲜首都上空,这是绝对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原谅的重大挑衅。
朝中社10月15日报道,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14日在平壤召开国防和安全协商会议,就“韩国无人机渗透平壤事件”探讨应对方案。
当地时间10月15日上午,韩国军方称朝鲜炸毁部分朝韩间连接通道。
各国家媒体的反应与分析评论:
(1)朝鲜:朝中社13日称,韩国对朝鲜首都平壤的重大主权挑衅行为,正在造成一触即发的严重军事紧张事态。
(2)韩国:①《韩民族日报》称,朝鲜以“无人机事件”为由强调对韩强硬应对,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抹去统一的概念,实现“敌对两个国家”新路线的政治目的。特别是朝鲜民众都会看的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大规模报道了此前几乎不会提及的对朝传单问题,这与以往完全不同。②《朝鲜日报》称,朝鲜声称有无人机渗透进平壤上空,并连日推高紧张局势的原因是,金正恩体制对“脆弱的防空网”的担忧被暴露无遗。据军事专家称,朝鲜防空网使用的雷达和地对空导弹等超过40年,已经老化,并且没有进行特别的修缮。尽管传闻平壤拥有全世界最密不透风的对空炮火力网,但如果韩美出动联合空中战斗力,朝鲜实际上无力招架。③《韩国时报》称,朝鲜最近声称,韩国无人机进入平壤领空,散布反政府传单,这似乎是为了煽动对韩国的敌意。
(3)美国:①《外交政策》杂志刊文称,自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来,朝鲜半岛当前战争风险触顶。②“美国之音”称,朝鲜指责韩国要对投放了充满“煽动性谣言和垃圾”的宣传单的无人机负责,并警告说,如果再次侦测到无人机,朝鲜将视其为“宣战”。韩国军方最开始否认无人机飞行是其所为,当地的猜测焦点是韩国活动人士团体,他们长期以来都在朝鲜发送宣传品和美元,通常是使用气球。
(4)英国:①路透社称,即使平民从韩国让这种无人机越过边境,在没有政府许可的情况下,这样做可能很困难,或者当局可能没有发现并阻止它们。②《卫报》称,无人机事件引发了朝韩之间的激烈争论。这并不罕见,但这场争吵反映了近几个月来朝韩关系的急剧恶化。
(5)法国:①法新社称,朝鲜指责韩国派遣无人机在平壤上空散发“大量”反朝传单,称这是一种可能导致武装冲突的政治和军事挑衅,这加剧了这两个邻国之间的紧张关系。②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金正恩炸路的事,看起来像演戏,但谁也不能保证,某一天会爆发更严重的事情,世界上有几个最易爆发战争的地点,朝鲜半岛被视为是其中之一。
(6)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近几天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因为拥有核武器的朝鲜指责韩方利用无人机在其首都上空投放充满“煽动性谣言和垃圾”的宣传传单,并警告说,如果再发现1架无人机,朝鲜将视其为“宣战”。
(7)中国:香港《南华早报》15日称,朝鲜炸毁连接韩国的道路是在其指责韩国无人机飞越其首都平壤之后进行的。朝鲜近日指责韩国使用无人机在首都平壤投放反朝宣传传单。朝鲜领导人召开国防安全会议,指示制定“立即采取军事行动”的回应计划。此前朝鲜已让前线炮兵和其他军队处于待命状态,警告一旦再次发现韩国无人机,将视为“宣战”,并将对韩国发动打击。
各国家(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及要员的看法与解读:
(1)朝鲜:①外务省11日发表声明称,朝鲜国防省和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朝鲜人民军的各级已经着手准备应对事态发展的不同情况。朝鲜的所有攻击手段已经准备好随时使用,在准备使用所有攻击力的情况下,朝方向韩国提出最后通牒的严重警告。韩国应立刻停止这种可能引发双方武力冲突乃至战争的不负责任和危险的挑衅行为。声明还称,如果韩国再次使用无人机侵犯朝鲜领空,朝方不会再有第二次警告,将立即采取行动。②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10月15日称,朝方已掌握了韩国军方是无人机渗透进入平壤事件主谋的确凿证据。金与正还表示,如果核保有国的主权被美国驯养的势力侵害,那么其主人(美国)应当负责。③国防省发言人13日表示,“由于韩国对朝鲜首都平壤的挑衅行为,军事紧张事态一触即发。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已于10月12日发出作战预备指示,要求前线朝鲜人民军炮兵联合部队和承担重要火力任务的部队做好全面射击准备。如果确认韩方再次挑衅,必须立即对其予以打击。
(2)韩国:①国防部表示,金与正12日的谈话不仅未对近期不断对韩空飘“垃圾气球”进行反省,反而出言威胁韩国国民,完全是贼喊捉贼的行径。金与正在谈话中谴责称投放无人机是侵犯他国主权的挑衅行为,但朝鲜至今已有10多次侵犯韩国领空。这包括朝鲜2022年利用无人机等侵犯韩国领空的次数。国防部谴责称,朝鲜为了挽回军事侦察卫星发射失败等各种情况,对韩投放“垃圾气球”,同时声称此举归咎于韩方散布反朝传单,转嫁责任。除了投放气球之外,已找不到突破口的朝鲜企图通过此次谈话,分裂韩国内部,助长矛盾,以转换局面。国防部强调,朝鲜未能确认所谓“无人机渗透平壤散布传单”的主体,声称将展开进攻态势等,暴露了其独裁政权的不安情绪。朝鲜勿要因不知主体的“无人机传单”感到害怕,应首先停止投放“垃圾气球”。②联合参谋本部15日发布消息称,朝鲜于当天12时左右在朝韩军事分界线以北炸毁连接朝韩的京义线、东海线部分区段道路。朝鲜当天的活动未对韩国军方造成损失,韩国军方在朝鲜行动后进行射击作为回应。目前韩国军方正密切关注朝鲜方面的行动,并在韩美协作下加强警备应对。③联合参谋本部公报室长李成俊14日称,“韩国军队密切关注局势,完全准备好应对朝鲜的挑衅”,他并指责朝鲜的指控“荒谬至极”。④国防部长官金龙显11日表示,韩军方没有向朝鲜发射无人机,目前还不清楚该事件具体情况,正在确认中。⑤国家安保室长申源湜13日表示,“朝鲜制造紧张局势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政权内部”,“朝鲜若不作出鱼死网破的决心,就不会挑起战争”。“朝鲜主张韩国无人机渗透平壤上空,对外大肆宣传,由此来强调其受到的威胁以稳固体制内部。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其内部出现动摇”。⑥统一部发言人具炳杉14日就朝鲜日前以韩国无人机渗透至平壤为借口加剧紧张局势一事评价称,这是朝鲜体制内部薄弱所致。朝鲜不断通过制造和夸大外部危机和紧张局势将薄弱的“体制内部”团结在一起,以控制民众。他提及2015年在非军事区埋设木盒地雷、2020年炸毁开城工业园区韩朝联络办公室等行径,称此次突如其来的“无人机闹剧”也有类似意图。具炳杉表示,朝方此举还可能有为挑衅积攒借口、在韩国社会制造不安情绪和混乱等目的。但他强调,无论朝鲜的意图是什么,都不会通过威胁和挑衅达到任何目的。
(3)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将韩国无人机袭击朝鲜视作是对朝鲜内政的干涉,韩国当局应认真对待平壤的警告,停止以鲁莽的挑衅行动激化半岛局势。扎哈罗娃指出:“只有在不可分割的安全原则基础上,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才有可能确保次区域的长期和平与稳定。除非军事侵略是韩国及其‘上级’盟友美国的真正目标,否则别无他途。”“俄罗斯将继续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以防止事态的危险发展,让局势回到积极的轨道上,包括以与朝鲜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为基础。”
(4)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关注半岛局势发展和朝韩关系动向,半岛局势紧张不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当务之急是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中方致力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的立场没有变化,我们也希望各方共同为此作出努力。
(5)联合国:联合国军司令部14日表示,“联合国军司令部目前正在严格按照停战协定对该问题进行调查”。
各国家智库的反应与分析或对事态发展的预测:
(1)韩国:①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龙锡分析称,“朝鲜认为如果韩方派了无人机,不可能不让美国知道,所以在追究美国连带责任的同时,要求美国控制韩国”。他分析称,“由于朝鲜一直以来以‘统一南半部’为口号,向民众宣传总有一天会通过统一过上好日子,所以抹去统一的概念,修改宪法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将无人机事件用于国内政治的政治意图很大”。②世宗研究所的郑相昌表示,在金正恩在平壤召开国防和安全协商会议后,“人们的注意力转向朝鲜是否会向韩国派遣无人机作为回应,或者如果无人机再次入侵其领土,朝鲜是否会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如果无人机再次入侵,朝鲜很可能会在边境地区采取强烈挑衅行动。”③峨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杨旭说,无人机“更有可能”是由韩国的活动人士发射的,而不是朝鲜捏造的,因为平壤方面的声明实际上是承认,防空安全遭到了破坏。金正恩政权依靠对信息的全面控制来维持权力,大多数朝鲜人无法使用互联网、手机获取外界信息。“如果通过无人机发送信息成为一种常规活动,这对朝鲜来说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④统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汉范说,“如果无人机真的3次潜入平壤,散发传单,领导层就无法向居民隐瞒。朝鲜似乎把这次危机当作一个机会,煽动反韩情绪,把韩国人描绘成邪恶的,以此作为他们推动两国体制的一部分”,“如果军方部署无人机是为了报复朝鲜的垃圾气球,那么这次行动应该是公开进行的。”虽然有些人猜测朝鲜可能捏造了这一事件,但他表示,这是不可能的。“对朝鲜政权来说,在领导人居住的平壤上空进行这样的挑衅太冒险了。我怀疑,朝鲜负责防空的官员将因未能应对无人机而面临严重后果。”
(2)乌克兰:Penta应用政治研究中心董事会主席弗拉基米尔·费森科评论称,无人机事件发生后,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冲突升级。但是,没有迹象表明准备进行大规模战争。 他指出,如果朝韩存在爆发武装冲突的风险,媒体就会报道朝韩在非军事区附近部署更多兵力和装备。因此不存在大规模战争的威胁。平壤最多可能会采取炮击边境地区的做法。“我认为俄罗斯不想打仗。他们希望朝鲜帮助他们,而不是与韩国交战。尤其是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与韩国的关系恶化,俄不想断绝与韩国的所有关系。中国也不希望打仗。我认为他们会约束朝鲜,这不会导致任何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3)中国:①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表示,在尹锡悦政府的纵容之下,1架架载有宣传品的无人机被投放到朝鲜。这与以往的对朝“宣传战”有几点不同。首先,过去采用气球投放,其动力有限,难以每次都深入朝鲜境内。而无人机则将宣传品直接投放至象征朝鲜权力中心的平壤以及朝鲜劳动党总部大楼,这令朝鲜尤为愤怒,忍无可忍,也是此次紧张局势加剧的直接导火索。其次,考虑到无人机战术在俄乌、中东战场的运用,以及在“定点清除”方面的作用,无人机入侵平壤会被解读为对国家安全的严重挑衅。王俊生指出,近期半岛局势将不可避免地持续紧张,体现在两个层面。从象征性层面看,边境地区形势长期以来堪称南北关系的温度计。但朝鲜9日宣布从当日起完全切断与韩国连接的铁路与公路,并进行防御设施要塞化加固工程,借此表达一种决心。“边境地带的要塞化、武装化,意味着局势接下来肯定会向紧张方向发展,而不是朝着对话交流合作演进。”从实质性层面看,朝韩对峙始终停不下来。对于朝鲜,它面对美韩威胁,势必加强应对。对于韩国,它需要半岛局势保持一定的紧张感,既出于固化韩美同盟的需要,又为美国战略资产在韩部署提供正当性,抵消朝鲜战略武器优势。王俊生指出,局势持续紧张的同时,应当看到朝韩美均无意挑起战争。然而,地区局势恶性循环之下,爆发意外冲突的风险无疑是近几年来最高的。“究其原因,一是军备竞赛加剧;二是有效沟通缺失。”“在朝鲜进入射击准备后,实际上会涉及两种目标:一种是如声明所言,击落再次入侵朝鲜的无人机;另一种是可能针对边境地区的无人机发射场地。这就不排除引发冲突的可能。”②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开盛指出,此轮朝韩紧张局势,要结合美国的因素来看。美国大选在即,按照朝鲜的研判,认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是一个可以打交道的对象,虽然此前在特朗普的总统任期里,美朝的交往成果有限,但是民主党政府一直是将朝核问题置于一个比较边缘的位置,而且坚持全面制裁的对朝政策。相比之下,朝方可能更偏向于特朗普能够重新执政。朝鲜应该是在密切关注美国大选的选情,目前非常焦灼。在这种情况之下,朝方会考虑到,半岛形势紧张在某种意义上就说明这个民主党政策是失败的,有利于特朗普的选情抬升。“半岛形势不稳,与其冷战结构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有一定的关系。”李开盛补充说,朝方想要表明,美国拜登政府的对朝政策是失败的,因为没有去正视朝核问题的根源。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也要改弦更张,不能单纯施压,对于半岛问题要综合施策。李开盛认为,从朝韩双方的意愿而言,紧张局势是可控的。对朝鲜而言,并不想看到一个不可收拾的局面,主要目的就是制造紧张态势,让美国以及国际社会意识到拜登政府对朝政策的失败。但是在紧张态势中是否会发生擦枪走火,取决于双方能否将具体措施保持在一个比较理性可控的范围。此时也凸显出朝韩双方保持沟通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朝韩之间目前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各国家(国际组织)专家学者的看法与分析解读:
(1)韩国:前国家情报院院长朴智元表示,韩国国防部“既不确认也不否认”朝鲜的指控,这是正确的做法。“我们冒着迎合他们策略的风险,在他们指责我们严重违规的时候发表评论。他建议韩国政府考虑禁止活动人士向朝鲜散发反平壤的传单,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言论自由很重要,但安全也很重要。没有必要煽动边境紧张局势。”②中央大学军用无人机作战专家李景海表示,平民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得射程为300公里(186英里)的无人机,从韩国到平壤往返,携带传单等轻型载荷。③北韩大学院大学教授梁茂进分析称,“金与正罕见地连续三天发表谈话,虽然威胁并指责韩国,但重点是为了防止事件再次发生的武力示威”,“朝鲜虽然指责美国疏忽了停战协定的管理监督,但也要求美国积极出面防止‘无人机渗透平壤事件’再次发生”。④庆南大学朝鲜问题专家林乙哲指出,无人机入侵的时机与朝鲜在准备修改宪法、删除和平统一条款之际加剧紧张局势的努力相符。“金氏政权需要一个话题来煽动民众的反韩情绪,而无人机的入侵提供了这个机会,”“我听说一些民间团体一直在寻求更有效的方式来分发传单,因为许多气球无法到达朝鲜领土。但这次无人机事件可能涉及不太知名的民间团体,因为他们的传单设计与我们以前看到的典型传单不同。”他还对无人机事件可能加剧朝韩紧张局势表示担忧。“与气球不同,让无人机飞越边境可能被视为违反国际法和《朝鲜停战协定》”,“朝鲜可能会利用这一事件,为未来的挑衅辩护。”
(2)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副会长詹德斌称,“无论是气球挑衅,还是无人机挑衅,都是韩国对朝鲜‘心理战’的组成部分。这种‘心理战’可能会破坏朝鲜的政权稳定,特别是可能损害金正恩的个人尊严。这是最挑动朝鲜神经的,朝鲜对此是零容忍,自然也就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反应。”“朝鲜的做法,最主要的原因是要让韩国严肃看待相关问题,防止误判。”詹德斌表示,目前朝鲜和韩国的举动都是为了警告对方,而朝鲜半岛接下来会否发生武装冲突或其他冲突升级情况,总体来看取决于韩国,“从目前朝鲜的各种表态来看,朝鲜实际上并没有主动出击或报复的意图,而更多的是想阻止(无人机侵犯领空等)类似情况再发生。”他分析,从这一角度看,如果韩国严肃对待朝鲜发出的警告,进行危机管理、不再挑衅,那么朝韩双方有比较大的可能性维持目前的紧张状态,而非发生真正的武装冲突。
(3)美国:地缘政治分析师、前海军陆战队员布莱恩·伯莱蒂克说,朝鲜和韩国之间最新的好战言论是“美国支持的又一次挑衅,旨在加剧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这也是“美国维持在朝鲜半岛长期军事存在的理由,不仅是为了继续威胁那里的和平,也是为了让美军继续威胁附近的中国”。在韩国无人驾驶飞机飞越朝鲜首都上空后,朝鲜将其军队“待命开火”,促使韩国国家安全主任申元植警告说,朝鲜“发动战争”将是“自杀”。据称,无人机在朝鲜首都平壤上空投放宣传物资,是美国国务院资助的“自由u盘”项目的延续,该项目由纽约人权基金会执行。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务院自己也表示支持在朝鲜领土上使用气球进行宣传。使用射程更远、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宣传的无人机,将是美国政府支持的颠覆活动的下一个合乎逻辑的步骤。”不断加剧的紧张局势表明,“美国正在推动地球上一些最危险的紧张局势和潜在冲突——不仅在乌克兰和整个中东,而且在东亚,包括朝鲜半岛。”平壤尽管言辞激烈,但在应对美国的一系列挑衅,包括美国支持的旨在破坏稳定和推翻朝鲜政府的煽动活动时,表现出了“无限的克制”,值得赞扬。“朝鲜很可能会保持这种大声抗议的模式,同时展示军事克制,并希望加强安全,以应对华盛顿鼓励的持续侵犯其领空的行为。”
(4)联合国:军司令部军事停战委员会前秘书詹姆斯·明尼奇表示,如果韩国政府是无人机入侵的幕后黑手,联合国军司令部可能会认为这违反了《朝鲜停战协定》。但是,这一事件似乎与“各国越来越大胆地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来推进自身利益的更广泛趋势”有关。“这种转变反映了不断变化的全球动态,各国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采取了更加果断的行动,而不仅仅是利用特定的地缘政治干扰。”
国内外网民的反应与分析评论:
(1)国内网友:①英勇无畏:韩国无人机不断侵入朝鲜领空,其背后原因耐人寻味。一方面,这是对朝鲜此前反复以气球向韩国投放垃圾的报复。朝鲜的这一举动明显是在向韩国展示其进入韩国领空的能力,这让韩国不得不作出回应。以无人机散发政治传单,也向朝鲜表明韩国在空中战斗中也具备同等能力。这种互动无疑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局势。另一方面,美韩之间的战略互信也在加深。尽管朝鲜切断南部边境线,韩国依旧不确定朝鲜是否会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无人机入侵则成为试探朝鲜反应的一种手段。如果朝鲜有所回应,韩国便可据此调整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朝韩两国的民族情怀在政治博弈中显得苍白无力,紧张关系的升级只会将半岛局势推向更难以控制的方向。无人机入侵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博弈。试探、报复和展示“侵略”能力,韩国与朝鲜的这一系列行为,实际上是双方在美韩同盟与中朝同盟大背景下的较量。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半岛局势的前景令人堪忧。②哈奇士:朝鲜对韩国派遣无人机进入领空的行为,进行了多次激烈应对。朝鲜切断南部交通线,是其面对韩国挑战采取的防御措施。这一行为不仅是在回应韩国无人机的入侵,更是在展示自己的决心。朝鲜通过这些举动,向国际社会表明,即使在面对强大的美韩同盟,朝鲜也有能力进行有效的反制。韩国无人机进入朝鲜领空,无疑是一种挑衅行为。而朝鲜的强硬回应,显然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当前形势下,双方都不愿轻易做出让步,这使得朝韩关系进一步恶化。朝韩关系的现状,很可能直接影响到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国外网友:①Tennis2026:韩朝两国一直在侵犯对方领空。韩国过去已经多次放飞带有传单的宣传气球,朝鲜也向韩国放飞带有垃圾的气球。无人机进入对方领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与此同时,这也有可能是朝鲜出于内部原因进行的假旗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