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悉,近日,美国智库和平基金会对缅甸三年的冲突形势做出如下分析:
随着缅甸进入关键性的一年,缅军队在地方抵抗力量面前节节败退。
2021年2月1日,缅甸发生政变,3月28日,实皆中部卡莱镇的塔尔罕抗议活动爆发了一场小规模冲突,示威者拿起临时武器抵御军政府安全部门的无情袭击。这是自缅甸2021年政变以来首次有记录的平民武装抵抗军方暴力镇压和平抗议者的事件。
三年多后,缅甸的冲突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军方面临着一场席卷全国的起义。缅甸军队失去了对大片领土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基地的控制,这是缅甸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面对日益协调一致、装备精良且得到广泛公众支持的抵抗运动,缅军方政权似乎没有退路。
据监测全球武装冲突的ACLED称,在其监测的50个国家中,缅甸的战争目前被列为最激烈的暴力冲突。然而,它几乎没有引起国际关注。其复杂性导致许多人回归宿命论,认为缅甸问题难以调和,军方必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些说法导致一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认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与军政府接触。过去三年已经清楚地表明这些说法是错误的。
通过对缅甸过去三年来的抵抗运动和武装冲突的密切观察和分析,本文得出了九个关键观察结果: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