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悉,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埃里克·史密斯6月21日宣称,为应对所谓“中国日益增强的自信”,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在几年内向关岛部署一支反应快速的“濒海作战团”。
报道提到,这个新组建的作战团将是美国第三个同类部队,不仅能使用机动导弹连进行远程探测和交战,还能向偏远岛屿部署小规模海军陆战队。第一个“濒海作战团”于2022年3月在海军陆战队夏威夷基地成立,第二个“濒海作战团”于去年11月在日本冲绳成立。此外,史密斯证实,美国海军陆战队将于今年12月开始从冲绳迁往关岛。
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寄予厚望的“濒海作战团”实际是2019年时任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大卫·伯杰上将力推“战略转型”的直接产物。作为美军“实务派将领”,伯杰认为在过去2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频繁地被用于反恐战争,已经完全沦为美国陆军的附属,成为所谓的“第二陆军”,主要任务变成在低烈度的治安战中维持秩序,完全失去了两栖登陆作战的传统作战能力,在国防部重心转向传统大国竞争的背景下,美国海军陆战队将难以发挥作用。在伯杰的推动下,2020年5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公布了《部队设计2023》,并于2021年年底又公布了“替补部队概念”,作为“部队设计”的补充。这两份文件的核心设计都是将原本海军陆战队序列构成中较大的单位,整编为较小、较灵活、可以快速部署和跨区域调动的单位,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灵活的战术和更自主的行动来抵消敌人的机动优势。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这些转型文件认为,未来海军陆战队需要抛弃笨重的陆地作战模式,并改革传统的两栖作战模式以适应西太平洋的新军事格局。为此美海军陆战队不惜全面淘汰主战坦克等传统重型地面作战装备,改为“化整为零”,将传统的陆战团改编为“濒海作战团”,实现“以陆制海”作战目标,从而成为满足大国竞争对抗需求以及在复杂作战环境下执行多种任务的重要力量。
各国家(地区)媒体的反应与分析评论: